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

病毒式營銷最合適的目標人群是哪些?

 病毒營銷聽說過的人應該不少。 “病毒式營銷”最核心的就是“病毒”的製造。不管“病毒”最終以何種形式來表現,它都必須具備基本的感染基因。 “病毒”必須是獨特的、方便快捷的,而且必須“酷”,並能讓受眾自願接受且感覺獲益非淺。 “病毒營銷”必須是“允許式”而不是“強迫式”的,要讓受眾能夠自願接受並自願傳播。
 
  1、製造“病毒”
 
先看看Gmail,它有了Google這個品牌作支撐,同時作為全球第一個1G免費郵箱,它的“酷”就已經形成了。然後,採用神秘的邀請模式吊足用戶的胃口。表面上看,Gmail並未大規模面對用戶開放,而是採用有限的邀請方式,殊不知正是這種半遮半掩的作態搞得網民趨之若騖,無不以獲得一個邀請從而註冊成功為快事,更將有限的邀請權限寶貝一樣送出去,以表大方。整個過程獲得一種遊戲般的精彩快樂。更有人在eBay上高價拍賣,一時間,Gmail演變成了炙手可熱的地下交易商品。
 
也許是巧合,也許本身就是營銷策略中的一部分,隱私侵權官司為Gmail宣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。 Google為了在1G郵箱投放關鍵詞廣告,用機器人掃描郵件內容,此舉被以侵犯用戶隱私告上法庭,鬧得滿城風雨,由不得你不知道Gmail的鼎鼎大名。測試中的Gmail的確有些不穩定,但它在積極發展更多服務功能。 Gmail做到這種地步,即使不做任何營銷活動,一有什麼風吹草動,都自有媒體、網民爭相“報導”。
 
  2、選準方法
 
Killerstandup.com採用電子書的方式也是有講究的。如果是普通的電子郵件,用戶閱讀後往往被刪除,甚至一開始就可能被視為垃圾郵件。相對來說,電子書的流傳和保存時間可以更持久一些,因而營銷效果也就更加明顯。
 
  3、找准“低免疫力”人群
 
必須找到一部分極易感染的“低免疫力”人群,由他們將“病原體”散播到各處。騰訊在做QQ推廣時,就非常注重對“低免疫力”人群的找尋和鎖定。他們確定的用戶平均年齡約20.6歲,這是一部分時尚、對新潮流感應敏銳的人群。這一部分是絕對的“低免疫力”人群,他們對QQ“病毒”沒有任何的抵禦能力,能很快接受並積極傳播。
 
  4、“病毒”激活的程序
 
為了防止“病毒”在流動中陷於“自我催眠”狀態,必須賦予“病毒”本身“自我激活”功能,這種功能程序多在“病毒”的傳播路徑中寫入。 QQ在傳播路徑的開發上進行了一些新的嘗試。初期,騰訊在各大主流網站上建立了鏈接和QQ軟件下載,並號召Q蟲們“別Call我,請Q我”,隨後通過QQ文化的建立和傳播,提倡QQ族建立自己的網上社區,讓QQ族有更強烈的歸屬感。
 
  5、“病毒”更新
 
網絡產品是有自己獨特的生命週期的。仍以QQ為例,作為一種“病毒”,QQ的周期是非常短的,通常一版QQ推出後,最開始QQ族們會因為新奇而瘋狂追逐,但很快,他們就會感到厭倦,如果在他們厭倦時還不及時進行版本更新,QQ族群就會慢慢流失,“病毒”的“乘數效應”就開始遞減。
市場對一個新事物的接受進程總是會不同的。實驗表明,在“病毒”導入初期真正的“低免疫力”人群其實很少,“病毒”的擴散會是一個逐步遞增的過程,隨著“病毒”的散播,病毒的感染者才開始大面積地顯現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